我国近五年隧道建设发展综述

2025-11-04

近五年,我国隧道建设在规模扩张、技术突破与工程品质上实现全方位跃升,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更奠定了世界隧道工程领域的领跑地位。

在建设规模上,我国已建成铁路与公路隧道总里程突破 5 万公里,创造数量和规模两项世界之最。截至 2024 年底,仅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就达 18997 座,总长 24246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隧道 4917 座、总长 8279 公里,20 公里以上的特长铁路隧道达 14 座。五年间,年均新增铁路隧道超 400 座,新增里程逾 700 公里,在建及规划隧道规模更分别达到 6905 公里和 13742 公里,持续保持高强度建设态势。


3a8bbfe932c1a65adf826ca960f5e919.jpg



超级工程的密集落地成为显著亮点。2024 年底贯通的天山胜利隧道,以 22.13 公里的长度刷新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纪录,其穿越 16 个地质断裂带,攻克 "五高" 难题,创新采用 "三洞 + 四竖井" 方案,将工期缩短四分之一以上。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等标杆工程,更标志着我国在水下沉管、盾构隧道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在 2024 年世界隧道大会公布的全球 50 项标志性工程中,我国独占 9 项,彰显技术领跑实力。


323b96143d21d1c58608e105e1a359a82c79646277eb4a3880548ab473206aee.jpeg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形成强大支撑。中国盾构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隧道工程快速推进提供了核心装备保障。在复杂地质应对方面,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通过管片 "双掺" 技术和分布式凹凸榫设计,攻克高水压难题;成兰铁路德胜隧道建立大变形综合防治体系,提升了极端条件下的施工安全水平。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推动隧道建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慧运维体系逐步完善。


f7de926c182147e08d92f35c7de1672a.jpeg


从国内枢纽到全球网络,我国隧道技术还随 "一带一路" 走向世界。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中老铁路隧道等海外工程,成为中国工程技术的 "移动名片"。这些跨越山河的地下通道,不仅重塑了国内交通格局 —— 如天山胜利隧道使乌鲁木齐至库尔勒车程从 7 小时缩至 3 小时,更在区域协同、资源开发与民生改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分享